54、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简介 沫若简介 工作信息 管理制度 课题管理 学术研究 应用推广 下载专区 特色资源
 
  首页 >> 工作信息 >> 正文
   
 
 
  工作信息第十八期

 
 
 
来源: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 2014/12/23 15:37:42

上一条:工作信息第十九期 下一条:工作信息第十七期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工作信息
        
(第十八期)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办公室                                      2014年12月20日
 
一、课题管理
 
2014年4月26日,中心2014年度课题评审会在西华大学举行。本年度共收到来自中国社科院郭沫若纪念馆、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海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等单位的学者提交的申报书24项。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委员们对申报书进行了仔细的评阅,公平、公开、公正地评出了21项课题,其中,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10项,青年项目7项。
 
二、举办学术会议
 
4月26日至27日,“首届巴蜀文化名人与巴蜀地域文化学术论坛”在西华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学术论坛由四川省社科联、西华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主办,西华大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乐山师范学院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西华大学人文学院、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西华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等单位承办。四川省社科联办公室主任黄兵、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杨胜宽、西华大学副校长王政书,以及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章玉均,中国郭沫若研究会会长蔡震等出席并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来自四川大学、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省内外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文博单位的80多名巴蜀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襄此次学术盛举。与会学者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语言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整合了巴蜀文化研究不同领域的力量。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近60篇,围绕“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郭沫若”、“巴蜀文化名人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采取大会主题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者们一方面致力于巴蜀文化理论的建构和巴蜀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另一方面注重巴蜀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应用性研究,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巴蜀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和进展。中国社会科学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四川新闻网、四川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对此次会议进行了采访报道。
作为主要承办方之一,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不仅为会议筹备、召开做了不少工作,而且组织了廖久明、陈俐、何刚、马文美、万保君、唐瑛、付金艳等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参加此次论坛,提交的学术论文和会议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三、学术研究
 
(一)12月10日,四川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颁奖大会在成都新华宾馆隆重召开。大会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社科评奖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联副主席蔡竞主持。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组长吴靖平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心专兼职人员历时七年完成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成果《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获得二等奖,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的专著《中国现代文学史料研究举隅——鲁迅、郭沫若、高长虹及相关研究》获得三等奖。在此次颁奖会上,中心主任廖久明博士受学校党委书记杨胜宽教授委托,作为本次二等奖获得者代表之一上台领奖。
(二)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领衔的“郭沫若研究”校级创新团队2014年4月被验收评估为优秀,主持的“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研究”被批准为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编号:14CZ0024)。
(三)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何刚副研究员主持的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基地项目《郭沫若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顺利结题,等级“良好”。
(四)中心专兼职人员何刚副研究员、邓帮云博士成功申报201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基地项目,分别为“《甲申三百年祭》研究”(编号:SC14E055)和“郭沫若文学作品词语研究”(编号:SC14E056)
(五)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何刚副研究员、王海涛教授合著的《郭沫若文艺与史学思想新论》,于2014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四、学术交流
 
(一)4月18日-20日,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理论研究中心协办的“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召开。来自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心专职研究人员马文美博士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以《性 革命 死亡——从薛忆沩长篇小说〈一个影子的告别〉中人物与情节的设置考察革命的本质》,阐释了当代小说中革命主题的多重演绎方式。
(二)6月27至29日,中国郭沫若研究会、贵阳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研讨会”。受主办方邀请,中心专兼职人员杨胜宽、廖久明、陈俐、何刚、杨兴玉、杨玉英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在研讨会上,中心参会人员提交的学术论文和主题发言均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肯定。在此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心学术带头人杨胜宽教授当选为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心学术带头人陈晓春教授、廖久明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中心副主任陈俐教授、何刚副研究员,中心兼职研究人员杨玉英副教授当选为理事。多名专兼职人员进入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理事会,充分说明中心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学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承认,已成为国内外郭沫若研究领域里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9月20-21日,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参加了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召开的“鲁迅研究基础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鲁迅文学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廖主任与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的段从学教授一起主持了嘉宾主题发言,还作为嘉宾之一做了《“幻灯片事件”之我见》的主题发言。在发言中,廖主任通过来自同一底片的两张照片,对日本学者质疑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藤野先生》中的“幻灯片事件”真实性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了与会者极大兴趣。
(四)11月6-8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南京开幕,年会主题为“‘文学生活’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当下价值”。本届年会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南京晓庄学院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会名誉理事、理事、各地会员代表、海内外特邀代表等约300人,年会收到相关论文140余篇。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做了《从〈藤野先生〉的研究看日本人的国民性》的发言。在新一届理事选举中,廖主任当选为中国现代文学会理事。现在,四川省共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5名,分别为:四川大学的李怡(副会长)、毛逊、陈思广教授,西南民族大学的李光荣教授,乐山师范学院的廖久明教授。
(五)11月16-17日,四川彝族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学术年会在西昌学院南校区成功举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楚雄州彝族文化研究院、红河州彝族文化研究院、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保山学院民族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基地的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年会。在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杜学元教授带领下,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与学校其他基地负责人一道参加了年会。廖久明教授就人文社科基地建设进行了经验交流,介绍了中心近年来在搭建学术平台、课题管理、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通过此次学术年会,中心进一步加强了与其它社科基地的联系和友谊,为中心今后的发展建设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宝贵经验。
(六)12月6-7日,由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现代中文学刊》协办的“重返‘儒法斗争’:当代文学研究工作坊”在重庆大学召开。来自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读书》编辑部和重庆大学等著名高校以及研究机构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中心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参加会议,并以《被亵渎的学术与知识分子的坚守》,阐述了晚年郭沫若与“评法批儒”的关系。
 
五、培养人才
 
(一)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指导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邹佳良写作学术论文《屈原人物形象的浪漫主义》,并发表于《郭沫若学刊》2014年第3期;指导学生唐梦林、王姣、何承燕以《郭沫若佚文< 悼百里先生>研究》为题申报201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获得国家级立项。
(二)中心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为文新学院2014级国际汉语教育本科班讲授中国现代文学,专职研究人员马文美博士为2013级语文教育专科班讲授中国当代文学、为2013级新闻专业讲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赏析、为留学生汉语高级班讲授听说课。
 
六、服务地方
 
(一)7月1日,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参加乐山广播电视报社等单位召开的“2014年乐山年鉴和地志编撰出版座谈会”。廖久明教授结合自己的著作出版经历,向与会人员强调了出版书稿时务必做到“齐、清、定”的重要性,并就年鉴和地志编撰时体裁章法的选择、内容详略的处理、时间进度的把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座谈会上,中心就乐山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郭沫若研究成果的普及宣传等问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并探讨了今后合作的渠道与方式。
(二)自去年底开始,中心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参加乐山市文广新局成立的报刊及内部资料审读小组(小组共五名审读员),对全市报刊和内部资料进行审读。每月上报审读报告,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乐山市范围出版物的监督管理。
 
七、队伍建设
 
中心今年引进了四川大学博士毕业生马文美。马文美博士师从著名的赵毅衡教授,科研能力较强,工作勤奋踏实,她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中心的人才梯队建设和研究方向布局。
 
八、常规建设
 
(一)花费近1.5万元,购买图书300册,电子文献光盘100张。
(二)更新办公电脑3台、打印机2台。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2014.12.20
 
 
 

上一条:工作信息第十九期 下一条:工作信息第十七期

 
 

蜀ICP备10014223号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郭沫若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