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与乐山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合作项目:《诗人翻译家 曹葆华》(诗歌卷、史料/评论卷)
正式出版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与乐山市政协学习宣传文史委员会合作编选,陈俐、陈晓春主编的两卷本《诗人翻译家 曹葆华》(诗歌卷、史料/评论卷)于2010年1月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正式出版。
《诗人 翻译家 曹葆华》包括曹葆华诗歌作品和研究资料两大部分,其中《诗歌卷》汇编了曹葆华20世纪30、40年代出版的诗集《寄诗魂》(1930)、《落日颂》(1932)、《灵焰》(1932)、《无题草》(1937)、《生产之歌》(延安)共五本诗集。除了《灵焰》在九十年代再版外,其它诗集三十年代初版后,一直没有再版。特别是《生产之歌》是作者在延安写成并亲自编辑,由于战争等方面的原因,没有正式出版,这次依据诗集手稿编入其中。此外,还将他在民国时期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的近百首散佚诗歌(未辑入诗集)集成“集外辑诗”编入。书中还附有曹葆华诗歌创作的详细年表。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曹葆华所有诗歌作品的最完整汇编本。本书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孙玉石教授精彩作序。
《史料·评论卷》则搜集三十年代至现在关于曹葆华的书信、生平事迹介绍、作品评论等重要研究资料,同时首次编入关于他的诗歌创作及文艺理论、马列著作翻译的详细译著目录(编者搜集、整理)。这些回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曹葆华在不同时期创作和翻译活动及人际交往关系,还有其个性气质、音容笑貌,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同时,本书所收入的研究评论文章,体现着诸多有识之士对历史的尊重和以及对诗歌的研究成果。
附曹葆华简介
曹葆华(1906——1978),四川乐山市中区人。现代著名诗人和翻译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早在二十年代未开始新诗创作,曾主编北平《晨报》副刊《诗与批评》,出过《寄诗魂》等五个诗集。其诗歌引领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革新浪潮,曾受到闻一多、徐志摩、钱钟书等人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代诗歌,特别是中国现代十四行诗体的重要探索者、实践者之一。从三十年代起他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是最早介绍西欧现代文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七·七”事变后,他于1939年毅然到了延安,任鲁迅艺术院教员,后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译处,主要从事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曾独立或与毛岸青、季羡林、周扬、于光远等著名专家合作翻译马列经典著作达之多。文革之后,又翻译了大量西方古典文艺理论著作。
曹葆华的诗歌创作和文艺理论著作翻译今天看来,还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有待于我们重新挖掘和评价。他在马列主义思想经典著作和西方文论翻译方面的功绩,构成二十世纪外来文化思想传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