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工作信息
(第二十一期)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办公室 2018年1月2日
2017年度,我中心在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的指导下,在学校科技与学科建设处、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具体领导下,积极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从七个方面做一简单总结。
一、迎接四川省社科联验收评估
在抓紧时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召开“鲁迅、郭沫若与近代以来的民族复兴运动”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鲁迅研究会第五届年会的情况下,见缝插针抽时间准备验收评估材料。现场评估时,专家们对中心2014-2016年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绩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项目管理
共收到来自四川、北京、山西、湖北、广东、海南、云南8省市课题申报19项。经学术委员通讯评审,本着鼓励为主的原则,于2016年5月通过各类课题19项,其中校外17项、校内2项。
三、学术研究
(一)在10余位专兼职研究人员共同努力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回忆郭沫若作品收集整理与研究”终于完成,并已提交结项材料,结项材料包括:《回忆郭沫若作品编校集》(18卷)、《郭沫若研究论考》,共计570万字。
(二)三位专职研究人员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CSSCI来源刊论文3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全文转载,获得乐山市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四、举办学术会议
11月14-16日,由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乐山师范学院共同主办,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承办的“鲁迅、郭沫若与近代以来的民族复兴运动”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鲁迅研究会第五届年会在我校召开。乐山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杨胜宽教授致欢迎词,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执行会长蔡震先生代表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四川省鲁迅研究会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李怡教授围绕会议主题发表了讲话。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社科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二十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七十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五、学术交流
(一)4月21-23日,由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历史研究》编辑部、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北伐前后的郭沫若——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第三届青年论坛”在海口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几十所国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主题为“北伐前后的郭沫若”,就“郭沫若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北伐前后郭沫若的思想转变和文学创作”、“郭沫若作品的译介与接收”、“郭沫若的翻译文学”等相关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受主办方邀请,中心主任廖久明、副主任何刚参加了此次论坛,分别作了题为“谈谈回忆录的定义、价值及使用态度与方法”、“从国家主义到‘新国家主义’——郭沫若早期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维度”的发言,分别主持了一场大会讨论。在会议期间,中心负责人与部分与会学者就中心课题申报立项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
(二)4月24-25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来我中心进行考察交流。来访人员有中央军委科技委大校、钱学森原秘书、《钱学森研究》编委顾吉环,上海交大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研究馆员盛懿,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张现民,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中心《钱学森研究》副主编汪长明,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中心研究人员荣正通。乐山师范学院副校长杜学元,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主任廖久明、副主任何刚参加了交流。
钱学森研究中心依托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985”文科特色研究基地建设。通过此次交流,为下一步探讨钱学森研究中心、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开展学术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5月20-2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西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及其暴行”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桂园宾馆举行。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社科院、党史研究室、档案馆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与会学者围绕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性质、战略与策略、国际影响、历史遗留等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会议由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侵华日军无差别轰炸的史料整理与研究”课题组承办。
受主办方邀请,中心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宣读论文《大轰炸期间时人记述及其史料价值——以乐山大轰炸为主的考察》,并与重庆大轰炸民间对日诉讼原告团成员、日本著名律师一濑敬一郎先生,以及多名与会学者,就乐山大轰炸研究、抗战时期乐山“文化西迁”相关史实、郭沫若研究及《郭沫若学刊》编辑发行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四)8月10-12日,由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办,山西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北岳文艺出版社、三晋出版社承办的《董大中文集》首发暨学术座谈会在太原召开。40余位评论家齐聚一堂,对文集、董大中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及他对山西评论界的贡献乃至全国的影响进行了研讨。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阎晶明代表中国作协,山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福明代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李福明代表山西省作协,分别对董大中先生表示祝贺,并作重要讲话。
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作为省外代表之一(另一代表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高远东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在会上,廖久明主任从“抓住重点不放松”、“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大力、无私扶持后学”三个方面论述了董大中先生在高长虹研究方面的特点和成就。
(五)9月13-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京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协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发来题为《努力接受〈实践论〉、〈矛盾论〉的哲学滋养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实践》的书面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江出席开幕式,并代表王伟光宣读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围绕主题分组展开讨论。
通过参会论文评审,中心副主任何刚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作了题为“和而不同: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对郭沫若史学的批评”的发言,和多位与会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六)9月8-11日,由四川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合办的“第二届大西南文学论坛”在云南临沧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云南民族学院李骞教授主持,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校长王德强教授致欢迎词,四川师范大学白浩教授作主题发言。受主办方邀请,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作了题为《从“盘肠大战”论争看编排问题》的大会发言。
(七)9月15-17日,“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第二届高端论坛暨抗战大后方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迀”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此次会议由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甘肃省西北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中国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历史教学》编辑部、《史学集刊》编辑部、西北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全国高校、科研结构、文博机构等单位的120余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中心副主任何刚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作了“明耻教战——抗战时期翦伯赞先生的明史研究”的会议发言,并对其中一场讨论的六篇论文进行了评议。
(八)2017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适逢《学术月刊》创刊60周年。为此,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学术月刊》杂志社合作,于10月28-29日在成都举办了“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学术研讨会,以资纪念并探讨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吴晓东教授、四川大学李怡教授、北京大学姜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丽教授、《学术月刊》张曦编辑等一批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参会。受会议主办方邀请,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从郭沫若佚作看其“人民本位”思想》的发言。
(九)11月14日,日本国士馆大学中文科主任藤田梨那教授在我校举办讲座,题目为《郭沫若文学创作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藤田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一些学生还咨询了前往日本留学事宜。藤田教授是郭沫若外孙女、国际郭沫若学会会长、日本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本次讲座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蒲仕江副教授主持。
(十)应国际郭沫若学会及日本郭沫若研究会的邀请,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杨胜宽教授、廖久明教授、蒲仕江副教授一行三人于11月19-25日出访日本,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在访问日本郭沫若研究会期间,与会长岩佐昌暲先生等九州地区郭沫若研究学者进行了座谈,双方就各自领域郭沫若研究情况进行了信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日方研究学者为我方讲述了大量郭沫若留学日本九州大学期间的史实,并提供了部分史料记载的电子扫描件,同时双方研究学者还介绍了目前各自国内关于郭沫若研究的现状以及今后的研究课题,探讨了合作研究、资料信息共享、新研究课题开发等事宜;拜访了日本郭沫若研究会事务局,调研了该局主办的《郭沫若研究会报》,探讨了《会报》与《郭沫若学刊》之间的合作事宜,在该局,会见了福冈女子大学教授武继平博士、九州产业大学教授吴红华博士,从比较社会文学和国际文化研究等方面就郭沫若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和探讨;调研了郭沫若留日母校九州大学旧址的医学部、中央图书馆和附属图书馆医学分馆,在相关人员的详细介绍下,深入了解了郭沫若在九州大学留学期间的生活学习情况,瞻仰了郭沫若留下的大量墨宝和文学作品;前往九州大学新校区,会见了大学院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教授东英寿博士、大学院语言文化研究院院长福元圭太教授、语言文化研究院中里见敬博士等,就比较文学、近现代文学研究及郭沫若相关研究进行了学术研讨。
在访问国际郭沫若学会期间,与关东地区郭沫若研究学者中井政喜、吉成大辅、大高顺雄等进行了座谈。日本研究学者重点介绍了郭沫若在日本期间就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古典文学等方面创作的研究情况,并提供了郭沫若文学创作的珍贵的电子版手稿,双方探讨了郭沫若研究史料共享、研究新课题的共同开发等事宜;与回忆郭沫若的作者斋藤孝治等及其后人座谈,征求《回忆郭沫若作品编校集》的收录、出版问题,并获得出版授权;斋藤孝治先生还为我方赠送了他最新出版的郭沫若研究书籍和郭沫若在日本生活期间的珍贵照片;调研了位于千叶县须贺田地区的郭沫若旧居遗址和郭沫若纪念馆,深入了解了郭沫若在日本十年期间的史实和相关史料记载,为今后的郭沫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通过此次学术出访,多角度、多领域地认识到日本郭沫若研究现状,为我校进一步深入开展郭沫若研究提供了新视野、新课题、新方法,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郭沫若研究学者之间的沟通和联络,为今后开展郭沫若共同研究、新课题开发、史实资料共享等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十一)12月3-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中华文学史料学会近现代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中的问题与方法”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张大明、刘福春、程凯、胡博、段美乔、冷川、李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李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建,《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洁宇,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武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副研究员李斌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廖久明主讲其在整理回忆郭沫若作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办法,参会人员围绕其主讲内容就“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中的问题与方法”逐条召开讨论,会场气氛活跃,论争激烈,尽管最终并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但加深了参会人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十二)12月22-24日,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主办,杜甫草堂博物馆协办的第一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工作坊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二十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7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受主办方邀请,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评议了4位学生的大会发言。
六、服务地方
(一)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积极参与乐山市委、市政府筹建沫若书院事宜,杨胜宽教授被聘为沫若书院副院长,陈晓春教授、廖久明教授分别被聘为郭沫若研究组正、副组长,何刚被聘为研究员。
(二)自2013年底开始,中心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参加乐山市文广新局成立的报刊及内部资料审读小组(小组共五名审读员),对全市报刊和内部资料进行审读。每月上报审读报告,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对乐山市范围出版物的监督管理。
七、常规建设
花费两万余元用于购买图书及电子文献光盘。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