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PT-074、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简介 沫若简介 工作信息 管理制度 课题管理 学术研究 应用推广 下载专区 特色资源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谭嫦嫦博士参加第三届“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学术研讨会

 
 
 
来源:   浏览次数: 添加时间: 2025/07/28 20:05:32

上一条: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何刚教授参加第三届全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青年论坛 下一条: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何刚教授赴渝参加“中国近代史学与社会的互动”学术研讨会

 
 

2025年7月26-27日,由云南大学和《学术月刊》杂志社、《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合作举办的第三届“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圆满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报、《文艺研究》、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南开大学、乐山师范学院等二十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杂志社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四十年代文学与文化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议期间,与会者提供了多元且丰富的话题,包括“被发明的历史”与现实关怀,战时体验与文本实践,四十年代文学的多元面向,战时文学的地方经验,战时语境、个人经验与文学策略,世界之中的中国及其地方,西南联大文学与在地经验等,为四十年代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观点。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谭嫦嫦参与了此次会议并作了《情与理、文与史的辩证互动——论郭沫若战国史剧中的“抗秦”叙事》的主题发言,对战时语境、个人经验与文学策略这一话题作出回应。

四十年代的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第三届“四十年代的国家想象、地方经验与文学形式”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为现代文学研究带来蓬勃生机和持续发展的动力。

上一条: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何刚教授参加第三届全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青年论坛 下一条: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何刚教授赴渝参加“中国近代史学与社会的互动”学术研讨会

 
 

蜀ICP备10014223号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7 郭沫若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