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组织召开“郭沫若全集补编”编辑体例讨论会。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执行会长蔡震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副所长郭平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谢保成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越教授,郭沫若纪念馆馆长崔民选、副馆长赵笑洁、原副馆长李晓红研究员、李斌副研究员、张勇副研究员,中心主任廖久明教授、副主任何刚副研究员等参加了讨论会。
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围绕郭沫若全集补编的“编”“卷”结构设计、文章编入的标准和做法、文本的确定及文字的校勘、注释体例等四个方面的若干具体问题一一进行了充分详细的讨论,大致形成了科学、一致的认识,为《郭沫若全集》补编的具体编选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全集补编已被列入中国社科院重大创新工程,初步
分为“翻译编”、“书信编”、“佚文编”三大部分。作为国内外郭沫若研究重镇之一,中心多名专职人员将参与“佚文编”的具体编辑工作。